今年以来,舟山市统计局积极作为,多措并举提升贸易统计服务效能,通过精准预警、数据核查、协同联动、能力建设等措施,为全市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统计保障。
舟山市局:抓监测预警,筑牢经济运行“晴雨表”。一是强化动态跟踪分析。对重点企业实施月度动态监测,建立销售额等指标的波动阈值预警机制。发现异常波动,及时下发查询,深挖数据背后的潜在风险点,第一时间消除问题。二是提升分析研判深度。强化对趋势性、苗头性问题的深度解读。综合运用同比环比、关联分析等多种方法,形成有数据支撑、有原因剖析的预警分析报告,为市委、市政府把握经济走势提供“数库”支撑和“智库”参考。
定海区局:抓数据核查,严守统计质量“生命线”。一是狠抓源头数据审核。建立企业自查、街道初审、区级复审的“三查三审”机制,利用平台审核公式与人工审核,对上报数据进行随报随审,对奇异值、匹配性差、逻辑矛盾的数据,第一时间查询核实,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准确。二是深化数据质量核查。常态化开展数据质量实地核查,重点核查企业原始凭证与上报数据的一致性。通过持续努力,全区贸易统计数据质量稳步提升。
普陀区局:抓协同联动,凝聚部门协作“聚合力”。一是着力信息共享。建立商务、文广旅等部门协同合作机制,主管部门制定单位入库和培育提升计划、政策,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入统,联合市场监管、税务等部门,筛查梳理“准限上企业”名单,建立“准限上企业信息库”。二是聚力协同推进。行业部门主导,统计部门参与指导,及时解决入库过程中的问题,部门间深入融合协作,实现“培育—入库”全流程管理,有效培育经济增长动能。
岱山县局:抓能力建设,锻造统计队伍“硬实力”。一是小班化培训。针对在库老企业,重点对统计人员依法统计、口径调整和云平台的操作进行讲解;针对新入库企业,从指标涵义、取数原则到统计表的上报,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点、疑点,给予解释和指导,为企业统计上好数据报送第一课。二是实地上门指导。适时开展现场入企指导,对财务账等原始凭证进行一对一的具体实操指导,提升针对性和有效性,有效保障基层统计质量。